真空斷路器的發展及特點
一、概述
真空斷路器是指觸頭在真空中關合、開斷的斷路器。
真空斷路器最初由美、英研究,隨后發展到日本、德國和原蘇聯其它國家。我國從1959年起開始研究真空斷路器的理論,到20世紀70年代初正式生產各類真空斷路器。真空滅弧室、操動機構、絕緣水平等制造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進,使真空斷路器的發展極為迅速,在大容量、小型化、智能化及可靠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。
真空斷路器以具備良好的滅弧特性,適宜頻繁操作,電器壽命長、運行可靠性高、不檢修周期長的優勢,在當今我過電力工業城鄉電網改造、化工、冶金、鐵道電氣化以及礦山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產品從過去的ZN1-ZN5幾種品種到現在數十個型號、品種,額定電流達到4000A,開斷電流達到50KA,甚至有63KA,電壓達到35KV等級。
二、真空滅弧的發展
利用真空介質來熄滅電弧的設想在19世紀末就已提出,20世紀20年代制造出了最早的真空滅弧室,但是由于受真空工藝、材料等技術水平的限制,當時并未實現實用化。20世紀50年代以后,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解決了真空滅弧室制造中的很多難題,使真空開關逐漸達到實用水平。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批量生產了額定開斷電流為12KA的真空斷路器。隨后在20世紀50年代末由于發展了橫向磁場觸頭的真空滅弧室,使額定開斷電流提高到30KA的水平。20世紀70年代后,日本東芝電氣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縱向磁場觸頭的真空滅弧室,使額定電流又進一步提高到50KA以上。目前真空斷路器已廣泛用于10KV、35KV配電系統中。
三、真空滅弧室的特點
真空滅弧室是真空斷路器的關鍵部件,它是采用玻璃或陶瓷作支撐及密封,內部有動、靜觸頭和屏蔽罩,室內有負壓,保證其開斷時滅弧性能和絕緣水平。當真空度降低時,其開斷性明顯降低,因此真空滅弧室不得受任何歪理碰撞,嚴禁敲擊、手拍打,搬動及維護時不得受力,禁止把任何東西放在真空斷路器上,以防止落下時打壞真空滅弧室,出廠前真空斷路器經過嚴格平行度檢查和裝配,維修時應緊固滅弧室的各螺栓,以保證其受力均勻。真空斷路器在真空滅弧室內開斷電流并進行滅弧,而真空斷路器本身沒有定性、定量檢測真空度特性的裝置,所以真空度降低故障為隱性故障,同時,真空度降低將嚴重影響真空斷路器開斷電流的能力,并導致斷路器的使用壽命急劇下降嚴重時,會引起開關爆炸。
- 上一篇:永磁機構的特點以及應用 2013/11/19
- 下一篇:合作奮進,攜手同行——2013年全國經銷商大會在西安隆重召開 2013/8/20